是不是厭煩了千篇一律的燈光照?試著拍一些有創意的夢幻照片吧!只要把有你喜歡的圖案的鏡頭套套上鏡頭前端,盡可能開大光圈,調較合適焦段並找出你鍾愛的光源就可以拍出迷人的光斑,造出夢幻的散景效果。
製作教學:
如何拍攝這種心型燈光照片?首先你需要一張厚紙片,一般的紙也可以,只要耐用一點就行了。在紙上畫一個心型,接著把心型剪下來。懶得畫的人就依照下圖的方式剪下圓形,然後直接印到紙上去吧。這是一名熱心的網友畫好的紙板,注意,這是以50mmF1.8鏡頭為例子的,其他口徑的鏡頭就需要自己畫了。
(轉載自網易輪壇)
在普通A4紙中間剪出心型,將剪好的紙片放到鏡頭前。接下來,將剪好的紙片放到鏡頭前,把相機的光圈開到最大(F值最小)。透過大光圈鏡頭,後面散景的燈光就變成愛心了。不過,為了拍攝效果達到最佳,最好選擇燈光和黑夜的對比很大,前後景最好有一定的距離。當然了,除了心型燈光,你還可以拍出月亮燈光、太陽燈光、星狀燈光……道具和方法基本相同,所不同的就是紙片中間的圖案,你想要拍什麼形狀的燈光,就剪什麼形狀的圖案。
焦距與光圈比例
光圈盡可能開致最大能有最明顯的散景效果。另外長焦距的鏡頭亦相對短焦鏡更容易做到明顯的散景效果。不過,焦距太長亦有機會令畫面過於放大而變得單純(想像一下一張繁華夜市中的霓虹燈的照片被放大後可能只剩紅色一大遍)。所以普遍而言焦距/光圈的比例在26左右就比較適中。
光源
霓虹燈,燈飾,甚至煙花這樣多變化的光源能令光斑的顏色多變化,比較容易做出夢幻的效果。比較溫柔的光線雖然未能逹到明顯的散景效果,但亦可以帶出比較天馬行空,飄逸的感覺。這對於帶出一些訊息或想法很有幫助。總括以言,散景的形狀能做出很有趣的鏡頭效果,然而妥善的燈光控制郤能把作品抹上更深一層意義。
散景變化的原理
有留意相機規格的你會知道一支鏡頭的光圈的葉數(組成光圈的金屬片的數目)會影響其散景的效果。基本上光圈由愈多葉片組成,散景效果會更好。這是因為光圈形狀改變光線投射到感光元件的形狀,所以照片上顯示的光班(投射到感光元件上組成散景的光點)的形狀亦會隨之改變。同時組成葉片愈多,光圈形狀則會愈圓滑。而由比較圓滑的光斑所組成的散景會有一種融化的感覺,普遍較討人歡喜。
從以上的原理可以發現,透過改變光線進入的形狀,散景效果亦會隨之變化。但由於不能改變光圈的形狀,所以這夢幻散景套裝的原理就是透過鏡頭前的穿孔改變光線進入的形狀,令光班隨之變成鏡頭套上穿孔的形狀,即是效果相片中那些有趣的影像。
Tanoshii_idea分享整理全球最新實用手工創意教程,同時,歡迎DIY手工愛好者分享原創教程,Tanoshii_idea將保留你的版權、聯繫及其它聲明資訊。我們期待你的分享,你可以透過EMAIL投稿聯絡我們,也可以直接加我們的FACEBOOK專頁聯絡我們
標籤: 生活趣味, 教學, 攝影, DIY, photograph, tutorial